中國最大零售商──高鑫控股去年整體業績雖仍持續成長,但既有店營收首度衰退,被視為網購沖擊實體通路的重要訊號,高鑫除了推出 飛牛網 因應,大潤發董事長黃明端也下達“自我革命”的組織改造計劃,要求強化商品自采(采購)、自營(經營)、自制(制造)的差異化比重。大潤發執行長蔣永芳指出:“面對成立以來的第一次挫折,團隊全部動了起來,要證明我們不只會打順手球,這對大潤發長遠發展,將會是非常重要的一刻。”
大潤發透過經營體質的調整,表面上營收不會出現大幅成長,但商品結構的變化,將會大幅縮短供應鏈,對商品毛利應有明顯的提升效益。市場法人分析,門店利潤的成長,會比營收成長更值得期待,這對于仍在投資期的 飛牛網 來說,無疑是強大的后盾支援。
飛牛網 最大后盾
調商品結構,提升毛利率
中國網購快速成長,因為殺價競爭而打亂市場秩序,迫使很多大型供應商不得不出手調整。據供應商私下指出,某國際大廠的產品去年在網絡上銷售成長30%、實體通路衰退3%,結論是網絡賣愈多、虧愈大。有業者甚至指出,淘寶的雙十一雖然轟動,但低價折扣會打亂全年市場操作,干脆在一開檔時就自己花錢買斷,業績做給淘寶,費用支付就當成廣告,就是為了避免貨品流向市場破壞價格秩序。
蔣永芳分析,網購對通路的沖擊已到第三年,一開始影響最大是紡織類,包括服飾、鞋子、寢具類;以去年至今,沖擊最大的是則是電器,但現在影響也開始縮小。他坦言,這是大潤發自成立以來,第一次受到這么大的沖擊,內部從2年前開始調整,如今力道再加強,內部稱為“自我革命”,還加了很多的檢視工具、更嚴格執行指標,連商品淘汰與檢討也會加速,“每年至少維持30%的廠商淘汰率,這是零售業常態,因為消費者也在改變。”
為了降低沖擊,大潤發已確立自采、自營、自制的商品經營方向。黃明端說,其實這些早就開始做了,但之前業績持續成長,危機意識沒有這么強,現在是馬力全開,再加上供應商也陸續調整策略,對大潤發來說是全新的機會。
以鞋區為例,過去賣場直接找供應商進駐,結果什么好賣大家就賣什么,造成商品同質性過高,也被網購影響。大潤發正測試與達芙妮合作,“過去這種品牌店,不愿意與大賣場合作,但他們也被網購打到,這次是結合達芙妮的代理優勢,打破專門店的概念,從各品牌中找出適合賣場的組合,結果業績立刻較過去成長30%,現在已經有30個店進行調整。”蔣永芳說。
最早受到網購沖擊的服飾類,大潤發挾著潤泰集團的制造優勢,投入自有品牌,在這兩年持續成長。其實自有品牌從5、6年前就開始做,但這2年才大爆發,關鍵就在網購的影響下,從外面供應商進來的東西比較沒有特色,消費者容易被網絡吸走,反而是自營有特色的東西,已經有忠實顧客。
生鮮品則是走向源頭采購。第一是直接到產地采購,以水果為主;第二,中國政策要求城市都要有自己的蔬菜基地,進行農超(農民與超市)對接,透過政府輔導,大潤發可以直接和農民溝通,這是過去做不到的事;第三,大潤發也派采購人員到批發市場,直接掌握價格與品質。蔣永芳強調,全部往源頭走,包括價格、品質、特色就會出來了;環境的改變,讓過去不可能的事,變得有可能。
兩品牌分進合擊
回歸市場,抓住消費者需求
面對過去的高成長,蔣永芳坦言,“很多年輕人在大潤發都是第一次遇到沖擊,走過后,對公司是很珍貴的資產。”畢竟大潤發還是實體通路中,最能匯聚人氣的地方,也是很多供應商最大的銷售通路,即便網購的掘起,一開始是用低價來吸引供應商,但隨著網購業者規模坐大,供應商的成本已經愈來愈高,“現在供應商也想清楚了,不是進去網購就會賺錢,網購也不能完全取代實體通路,慢慢地,市場又開始調整。”
黃明端認為,現在網上重度購物的消費者都是年輕人,未來一旦走入家庭、有小孩后,最后可能還是會走向實惠、有信賴的大賣場。“這是他為何要把大潤發與 飛牛網 品牌分開操作的出發點。”蔣永芳說,更何況,由于網購宅配的成本太高,一旦回歸市場正常機制,網購的商品價格勢必比實體店面更貴,屆時市場恐會再出現變化。
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,超市采購進貨渠道。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,日用百貨批發信息、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.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,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。
本文來源: 大潤發調整經營策略 成飛牛網最強后盾